2021-04-23至2021-04-24 上海
导航

会议报道News

外泌体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潜力

外泌体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潜力

2020-11-05

 作为中心法则中的一员,RNA在遗传信息的传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研究者们就已经发现,RNA不仅仅躲在细胞里面,它们可以被胞外囊泡包被通过血液循环流动在各大组织器官之间,这种特殊的结构叫做外泌体,但是这个小小的发现并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1]。沉寂了30多年,胞外RNA,也叫做exRNA,外泌体的一种,似乎迎来了曙光。研究者们开始探索细胞为什么将RNA排出,...

Nature子刊:外泌体仿生纳米颗粒,有效杀伤肿瘤干细胞,有望解决癌症复发难题

Nature子刊:外泌体仿生纳米颗粒,有效杀伤肿瘤干细胞,有望解决癌症复发难题

2020-11-04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 CSCs),对肿瘤的存活、增殖、转移及复发有着重要作用。从本质上讲,肿瘤干细胞通过自我更新和无限增殖维持着肿瘤细胞群的生命力。肿瘤干细胞的运动和迁徙能力使肿瘤细胞的转移成为可能,肿瘤干细胞可以长时间处于休眠状态并具有多种耐药分子,从而对杀伤肿瘤细胞的外界理化因素不敏感。因此肿瘤往往在常规肿瘤治疗方法消灭大部分普通肿瘤细胞后一段时间复发。总的来说...

外泌体蛋白——化疗促乳腺癌转移的真正“元凶”

外泌体蛋白——化疗促乳腺癌转移的真正“元凶”

2020-11-03

细胞毒性化疗是多种癌症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据报道化疗具有促进肿瘤转移的作用,该过程可能与化疗时肿瘤释放出的外泌体(EVs)相关。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cell biology》发表“Chemotherapy elicits pro-metastatic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breast cancer model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

2020-11-01

胞外囊泡(EV)是由正常和疾病细胞释放的纳米大小的囊泡,作为一种新的细胞间通讯形式,可以作为基因和药物的有效治疗载体。然而,EV的体内特性,如组织分布、血液水平和尿液清除率,这些将决定其治疗效果和潜在毒性的重要参数仍有许多未知之处。MSC-EV在体内的分布与代谢间充质干细胞(MSC)分泌大量的EV(MSC-EV),MSC-EV内容物包括各种蛋白和RNA等。在MSC-EV中,大多数RNA(>8...

最新研究发现全新外泌体形成通路

最新研究发现全新外泌体形成通路

2020-10-29

外泌体存在于各种生物体液中,通过其携带的蛋白质、核酸、脂质和代谢物等来发挥细胞间通讯功能,参与免疫应答、病毒感染、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癌症进展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在内体转变为成熟多囊泡内体(MVEs)的过程中,内体膜向腔内出芽形成腔内囊泡(ILVs),MVEs与细胞膜融合释放ILVs到细胞外,即形成外泌体。目前认为内体膜出芽形成ILVs主要通过转运必需内体分选复合体(ESCRT)...

新型外泌体治疗产品EvOx横空出世,有望对抗不治之症

新型外泌体治疗产品EvOx横空出世,有望对抗不治之症

2020-10-29

 牛津大学近日开发出一种名为EvOx的治疗产品,利用人体细胞自身精准通信系统将药物递送到身体的特定部分,以治疗一些目前无法治愈的疾病,包括大脑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癌症。EvOx已经获得了由投资公司牛津科学创新(Oxford Sciences Innovation)1千万欧元的资金资助,主要用于临床前和早期临床试验的技术支持。这个牛津团队是由马修·伍德(Matthew Wood)教...

外泌体调控肺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调控肺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2020-10-28

外泌体是一种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胞外囊泡,网织红细胞、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脂肪细胞均可分泌。1983年首次在网织红细胞向红细胞成熟过程中转铁蛋白受体丢失的研究中发现外泌体,1987年人们将胞内体中形成并释放到胞外的小囊泡正式命名为外泌体。通过负染的方法,外泌体在透射电镜下呈杯状结构,直径约50~150 nm。外泌体内可包裹蛋白质、脂质及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在细胞间通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

外泌体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2020-10-28

 1.外泌体概述外泌体是直径在30~100nm的胞外囊泡,通过细胞被释放到细胞外液中。它们存在于生物体液中,诸如血液和脑脊液。外泌体携带有DNA、RNA、蛋白质和脂质等。由于外泌体的微泡结构为其内在的小分子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同时这些信号小分子利用循环系统在胞间信号交换发挥重要作用,这让外泌体表现出一个成熟、稳定的信号传输系统。研究发现,外泌体中的mRNA和microRNA(miR...

应用外泌体递送宿主因子蛋白IFITM3可以抑制胎儿中寨卡病毒的感染

2020-10-27

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是黄病毒科中的一种病毒,它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感染人类。通常寨卡病毒感染只会引起轻微的症状,如皮疹、结膜炎和短期发热;然而,怀孕的母亲感染寨卡病毒后,病毒可以经宫内途径感染胎儿,并引起胎儿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导致小头畸形的出生缺陷。在过去二十年中,世界上至少爆发过三次寨卡病毒疫情。2015 年的最新一次疫情首先在巴西爆发,然后传播到 86...

港大涂文伟团队发现Vδ2-T细胞外泌体治疗EB病毒相关肿瘤的新方法

2020-10-27

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是一种DNA疱疹病毒,最初由病毒学家Epstein 、Barr和Achong等于1964年在Burkitt 淋巴瘤中发现,因此得名。EB病毒是最常见的人类疱疹病毒之一,在成人中的感染率超过95%。EB病毒与多种人类肿瘤的发生有关,每年可导致200,000多例癌症新症,而约2%的癌症死亡病例是由EB病毒引致的恶性肿瘤所引起。与EB病毒相关的肿...

邀请函

下载邀请函
×
留下姓名电话和邮箱,邀请函直接发送到邮箱
*姓名:
* 电话:
* Email: